文德润心|光影交织,点亮文明探索旅程,《文明之旅》观影会圆满结束
奔涌的历史长河承载着文明的记忆,对文明的追溯与思索,正是《文明之旅》观影会的主线。4月12日,青岛西海岸图书馆举办的《文明之旅》观影活动顺利举行,读者们在罗振宇老师的历史叙事中溯流而上,触摸中华文明交织的千年脉络。
《文明之旅》是罗振宇老师主理的一档历史文化节目,计划以二十年时间逐年推进历史叙事,本期聚焦公元1053年,关注仁宗画像为什么不肯外传的问题。
《文明之旅》公元1053年
“穿越”到公元1053年,除了狄青平叛这一重大事件外,还有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,却牵扯出了宋辽之间一段微妙的外交互动。
大宋和大辽,虽处于和平状态,但隐隐的敌意从未消散。大宋对于“是否给辽国画像”这件看似很小的事,第一个顾虑是因为厌胜之术、巫蛊之术。
当肖像技术发展到宋朝这个时候,人物画像已经不仅是一个符号了,还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载体,代表国家尊严、皇权神圣性的一部分。一旦画像落入他国之手,对方如何对待画像是无法掌控的,所有影响国运的事都不允许发生。
第二个顾虑是“华夏礼法”。宋朝对其他政权,尤其是北边的辽朝,不再具有压倒性的文化优势。在这种局势下,过去的天下观念无法持续,区分“我”和“你”,不能再仅靠生活习惯和政治方式,而要靠边界。因此,这个时候的宋朝要管制文化产品,印刷品都不能出境,更别说皇帝的肖像了。
罗振宇老师从宋仁宗画像事件切入,深入剖析了背后隐藏的时代心态和难言之隐。到了如今,我们已经从“图像匮乏时代”进入了“图像过剩时代”。这也是文明的代价之一: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,影像世界比真实世界还精彩,人类对世界的想象力反而变差了,对真实世界的感觉渐渐模糊。一切事物的存在,都在一张照片中终结……
通过《文明之旅》观影会,读者们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兴衰更迭,感知镌刻于我们血脉中的文明传承。
未来,青岛西海岸图书馆将举办更多精彩的文化活动、提供形式多样的阅读体验,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了解历史、传承文化的机会和平台。